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李博)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巨大银杏叶片擎起的“森林书苑”,还有宛如船舶、风帆和水浪的“运河之舟”……在北京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颇具现代感的三大建筑屹立于千年运河畔,古韵今风交相辉映,成为城市副中心这座未来之城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三大建筑项目建设进入收尾。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日前,“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北京站)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建设进入全面冲刺收尾,5000名建设者正加紧施工,项目计划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业主单位筹备布展。按照要求,三大建筑将于今年年底投用。
投入运营后每年减碳1万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组成,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重要文化设施。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代建方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李欣介绍,项目总建筑规模约60万平方米,其中三大建筑为30万平方米、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为30万平方米,于2019年10月底开工建设。
“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我们按照公共建筑三星级标准对三大建筑进行设计、建设,创新性实现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技术突破,节省了占地面积和投资。”李欣说。
此外,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铺装及运河故道景观水系,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配置以地源热泵为主,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的复合式能源系统,实现项目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
建筑设计传承运河文化
记者在三大建筑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进行室外市政绿化工程和室内精装修工程施工,目前整体工程量已完成95%。
北京艺术中心有“文化粮仓”之美誉,项目整体设计元素取自漕运码头岸边古粮仓,由歌剧厅、音乐厅、戏剧厅三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三个厅在地下实现互连互通。
北京艺术剧院外立面由4000余块折线铝板组成。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建筑外立面由4000余块折线铝板装饰而成,宛如舞台大幕徐徐拉开。”李欣说,北京艺术剧院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总座位数约5750个,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
“它的舞台尺寸同国家大剧院基本一致,可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城市副中心无缝衔接、同步上演。”李欣说,未来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打造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一流剧院。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根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森林书苑”,建筑整体设计元素来源于银杏叶片和森林山谷,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成为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赤印”,其内部设计呈现出蜿蜒流畅的山体、山谷结构,将森林景观与图书阅览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为读者精心营造出“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的阅读情趣。
图书馆项目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内部设有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开架阅览等功能分区。为追求通透明亮的效果,图书馆项目打造了一个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世界上最大的无隔墙开敞阅读空间。在图书馆地下还配建一个3400平方米世界最大“智慧机械书库”,藏书量可达650万册,并借助智能化技术带来高效检索与自动化送达的图书借阅新体验。北京城市图书馆建成后由首都图书馆运营,成为一个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项目整体设计理念来源于船舶、风帆和水浪三个元素,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由市民共享大厅和主楼两部分衔接而成,建成后由首都博物馆运营,成为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预计游客日接待量为6000人次。
打造地下“网红打卡地”
在三大建筑围合区域还同步建设了共享配套设施,集商业配套、共享停车、地铁交通、能源保障等功能于一体,设置了3000个共享停车位,还配有一家7个厅的电影院。
共享配套设施装饰风格源于典雅流畅的运河水浪,营造出漕运交织、文化悠长的古典韵味。通过设置18个出入口及下沉庭院引入自然光线,实现与外部公园景观的流畅衔接,为前来三大建筑及绿心森林公园的游客提供高品质商业配套服务,打造隐藏于景观公园下面的“网红打卡地”。
北京大剧院地铁站与大运河博物馆。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在交通配套方面,地铁北京大剧院站成为被三大建筑合围环抱的“绿心之眼”,将引入101、104两条地铁线并实现换乘,游客可从地铁站经由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据测算,平均步行距离约300米、时间约5分钟。未来,这里将成为整个区域公共交通枢纽与游客往来聚集的活力中心。
(责编:李博、高星)